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江苏镇江·1)下图是出土文物“商鞅方升”,它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A
奖励军功
B
统一度量衡
C
奖励耕织
D
确立县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方升”属于战国中期的量器。斗呈长方形,直壁,后有长方形柄。方升外侧有铭文三十二字,记载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大良造“鞅”颁布标准计量器,以十六寸五分之一立方寸为一升。“大良造鞅”就是商鞅。故而这件器物被命名为商鞅方升。从铭文可知此器为商鞅统--秦国度量所规定的一升容积的标准量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2020·湖南湘潭·17)《时代》周刊曾评选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湖南耒阳人蔡伦排名第四,是因为
(2020·湖南永州·5)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有利于人类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是
(2020·山东东营·5)《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2024·山东菏泽·1)2024年掀起龙年寻“龙”热潮。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再次走进大众视野,被誉为“华夏第一龙”,彰显了二里头文化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此文物可以用来研究( )
(2015·山东聊城·4)下列地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2022·黑龙江牡丹江·1)“教民植五谷,造字启民智”,他们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是( )
(2023·重庆(B卷)·2)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魏碑书体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书体带有汉隶笔法,融温文尔雅与粗犷彪悍于一体,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如图所示)这表明魏碑艺术( )魏碑《张猛龙碑》(拓片)
(2019·北京市·3)“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3)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思想家是( )
(2024·北京中考·3)琅琊刻石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时所刻。刻石上的文字有“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该文物( )琅琊刻石(局部)
热门试题
1.
(2016·广西百色·2)下图为唐朝时期创制的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它的主要用途是
2.
(2024·深圳·29)有学者指出“如果不是旧制度最后三四十年那些家喻户晓的激进思想的传播,这场革命以及其引发的战争不会如此激烈而残酷……最终影响并改造了整个欧洲”,这场革命指的是( )
3.
元朝政府于1276年调拨袁州、临州、瑞州三地3700户民众至江西蒙山银场,每年定额征收白银2.5万两(折合“办正课五百锭”);至1292年,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更征发民力万人开采银矿,年产量达1.5万两。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银矿劳动者需同时承担“运粮万二千五百石”的补给任务,且《元史·食货志》记载此类矿场“所获不偿所费”。这些现象共同说明元代( )
4.
以下是西欧国家不同时期政治结构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5.
(2018·四川泸州·13)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