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江西中考·2)下面是七年级同学编写的历史剧本《朝会》。该剧本中始皇认同的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刺史制
D
行省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题意可知,“廷尉李斯”建议“皆为郡县”,秦始皇认可他的看法,说明秦始皇主张实行郡县制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项;材料中丞相王绾建议秦始皇“分封诸子以拱卫王室”的建议没有被秦始皇采纳,排除A项;刺史制是西汉时期设立的地方监察制度,排除C项;行省制是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江苏宿迁·1)“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中,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对上述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2023·湖南常德·20)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城址是湖南澧县的( )
(2024·江苏南通·1)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郡县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和考核。秦朝推行这一制度意在( )
(2022·江苏无锡·1)中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是稻、粟、黍等作物的发源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一代表性遗址是( )
(2014·江苏扬州·1)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2020·江苏镇江·1)下图是出土文物“商鞅方升”,它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2024·四川成都·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强调“为政以德”,法家强调“以法治国”。这里,二者关注的共同点是( )
(2018·湖北随州·8)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一项“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①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②春秋时期商鞅变法,其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后来③秦始皇将隶书作为全国规范文字,维护了国家统④司马迁秉笔直书,其作品《史记》成为史书的经典
(2014·福建莆田·3)东汉末年,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利地位的人物是( )
(2023·山西·2)《史记·刺客列传》描写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五位刺客。司马迁对其评价:“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下列选项与这一记载体现的精神内涵相符的是( )
热门试题
1.
(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28)19世纪70—90年代,一部分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逐渐融合,由此,一个新的社会阶层——绅商,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诞生了。绅商阶层的诞生
2.
(2015.北京文综.19)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3.
历史理解是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对以下材料“……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理解不正确的是
4.
(2024·山东烟台一模·5)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关于西北边疆的研究蔚然成风,相关史地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如魏源的《西北边域考》、沈垚的《钦定回疆则例》等,并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西北的边防和疆域,这一现象( )
5.
中国曾在某一阶段推行“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方针,其中“一条线”被界定为“从中国经日本,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再到美国,向西经过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一大片”则是指这条线周围的国家。该方针旨在(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