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
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B
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
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赶上北方
D
宋代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南方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依据材料关键词“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 可知,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农业和丝织业发展水平很高。结合所学知识,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西晋末年,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东晋南朝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B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不符合史实;D项不能从材料中体现出来。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2022·福建·5)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过了小满十月种,十日不种一场空”体现了先民( )
(2023·云南·3)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春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位思想家是( )
(2021·山东省)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2023·四川乐山·2)泱泱巴蜀,巍巍天府。以下是部分先贤治蜀的事迹,将其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2015·山东聊城·4)下列地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2017·山东德州·2)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 )
(2018·广东省·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2018·浙江湖州·5)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来自中国的画卷临摹品,它的原作创作于东晋,体现了“以形写神”的特色。该画卷最有可能临摹了( )
(2023·河南·3)考古发现的战国中后期的铁器,出土范围遍及秦、齐、燕、楚等七国境内,器类包括农具、手工业工具、兵器和杂器。这表明当时铁器( )
(2024·江苏连云港·2)“至于商朝的历史,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证据中,能够佐证这一观点且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热门试题
1.
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对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减少,而由农民进行市场交易的,或者超产由国家加价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反映了
2.
鸦片战争期间,沿海地区响应谕旨开展团练。然而士绅率领下的百姓各行其是,自保地方。战争期间广东传出“百姓怕官,官怕洋鬼”的民谣,战后则变成了“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有学者指出,能够使“官之所怕”者害怕,百姓显然已不再惧怕官府。这说明( )
3.
(2024·河北邯郸二模·6)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其教学内容以西方语言(如英语)、科学和技术为主,设置了外语、数学、自然科学等课程。这说明洋务学堂( )
4.
(2023·广东深圳光明区二模·8)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指出,我们应当“用科学的方法从客观上潜心研究人事物质底(的)分析”“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学或社会学,都是以这种科学归纳法作根据,所以都可相信的,都有根据的。”由此可见,陈独秀
5.
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