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广东·23)文学家彼特拉克感叹“山之高兮,巍巍乎雄立宇内兮”,但他仍认为高山同人类“深不可测的深沉思索”相比也“可怜之至”。该言论体现了( )
A
人文主义
B
神权至上
C
科学精神
D
君权神授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根据题干材料内容可知,彼特拉克认为,雄伟的山峰耸立在大地之上,但是高山与人类的思维相比还是十分渺小可怜的,这体现了彼特拉克的人文主义思想,故选A项;题干材料并没有相关内容能体现神权至上,排除B项;题干材料并没有相关内容能科学精神,排除C项;题干材料并没有相关内容能君权神授,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0·湖南湘潭·11)如果你来到“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进行研学活动,你能够看到的古迹是( )
(2020·山东枣庄·14)新冠疫情期间,某同学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时,搜索到如下三描图片,由此判断他正在学习( )
(2024·山东东营·18)拜占庭帝国的重要性绝非仅体现在它的“武功”,更体现在“文治”成就。下列属于拜占庭帝国“文治”成就的是( )
(2024·贵州铜仁·9)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2020·内蒙古通辽·5)之所以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因为( )①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②由于修建了金字塔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③金字塔的高峻威严体现了古代埃及国王的神圣权威④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古代埃及的科技水平和建筑技术
(2020·四川攀枝花·7)美国建国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1787年宪法中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制度设计是( )
(2024·山东聊城·20)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等传世艺术作品广为人知。这些艺术作品均体现了( )
(2023·安徽·12)13世纪中叶,牛津大学校长罗伯特·哥罗塞特斯特的对亚里士多德著作提出质疑,并用数学和实验证明自己的哲学观点,其学生也曾进行科学实验和讲学,批评神学。这可用以说明英国早期大学( )
(2024·山东日照·15)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能够体现这一古老文明的关键词是( )
(2024·山东济宁·17)以欧洲为中心是近代世界市场的典型特征。这一市场开始形成于( )
热门试题
1.
(2023·四川成都·9)1912年,曾兰女士以“光复神圣之女权”为宗旨,创办了四川第一份妇女报纸《女界报》(如图)这说明当时四川( )图4
2.
(2024·北京朝阳区二模·14)以下是学者对三个西方国家近代宪政进程的描述,序号与国家对应准确的是( )①就像一个对自己的作品永远难以满意的孩童,在海滩上一遍遍地、无休无止地用沙砾构筑他理想的城堡 ②早期的政治分裂决定了除非诉诸强权,无法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振兴,结果一方面是权力的强悍跋扈,另一方面是宪政力量绵软无力 ③政权的外形虽没有改变,但权力的内在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个人的统治让位于一批人的共同执政
3.
1977—1979年间,中国领导人以及各类代表团的出访活动呈现迅速增长势头,该出访潮在特殊历史时期发挥的特殊历史作用主要是
4.
(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材料二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9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6分)
5.
(2016.江苏单科.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