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湖南益阳·18)“中国经历上下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材料中的“革新”使日本( )
A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权利
D
促进了封建庄园制度形成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根据题干“中国经历上下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可知,这次革新指大化改新。676年,日本防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故选A项;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排除B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权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封建庄园制度发生在欧洲,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0湖南郴州·8)2018年9月在印度海德拉巴,一位印度父亲(吠舍)为了阻止女儿嫁给一位达利特(贱民)男孩,在光天化日下袭击了他们,并残忍地砍掉了女儿的手。导致这幕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印度社会遗留的( )
(2024·甘肃兰州·19)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说明阿拉伯人( )
(2022·山东济南·16)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这些关键词体现的古代文明是( )
(2023·江苏无锡·16)这位思想家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希腊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西方科学和哲学领域划时代的人物。该人物是( )
(2023·黑龙江大庆·27)伯里克利被称为“雅典帝国的宙斯”。在他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这一时期是( )
(2018·江苏无锡·12)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2017·山东淄博·9)学习“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内容后,王刚同学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其中之一就是( )
(2020·福建省·22)表2所示内容体现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表2
(2019·四川雅安·8)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以别针生产过程说明新的生产制度:“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过程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工序。”这种新生产制度是( )
(2019·贵州贵阳·25)“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力极大提高,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但给社会财富的制造者工人,带来的却是巨大的伤害和灾难。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把工人推向了贫困的深渊。”通过对这段史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取到的历史基础知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热门试题
1.
近年来美国退出的国际组织情况表(节选)据此可以推断
2.
1984年,世界银行关于《中国长期发展的问题和方案的报告》指出:“从长期扩展农业生产来看,给予农民适当的鼓励,仍将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然而鼓励是否有效,则取决于耕地、灌溉用水、肥料和良种等关键性的投入物的供应能达到何种程度”。报告旨在强调;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业发展主要得益于( )
3.
(2020·浙江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试卷·7)《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
4.
1900年,针对洋人在华经商已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一些有识之士强烈呼吁“广商学以植其材,联商会以通其气,定专律以维商事,兴农工以浚商源,效法西欧,振起商战”。这一主张反映出当时( )
5.
(2022·湖南郴州·9)丘吉尔曾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据此可知,中国抗日战争(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9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