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民族企业家刘鸿生创办的章华毛绒纺织厂,在20世纪30年代初连年亏损。后来企业推出品牌名为“九一八”的产品,国人竞相购买,企业立时恢复了生机。这一转变说明( )
A
反帝爱国有助于民族工业发展
B
产品命名是国货畅销的主因
C
民族经济的发展需要抵制日货
D
民族企业引入新的经营方式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反帝爱国情感激励民众支持国货,材料中“九一八”品牌唤起国人对1931年日本侵华事件的愤慨,国人竞相购买章华产品,使其扭亏为盈,体现九一八事变后反帝爱国运动推动民族工业复苏,故选A项;产品命名虽吸引关注,但国货畅销的核心是民众爱国情怀,命名仅为表象和诱因,排除B项;抵制日货有助于民族工业发展,但民族经济的发展需技术、资金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非仅靠抵制日货,排除C项;企业推出新品牌并非新经营方式,属于产品命名的变化,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925年,以滇籍共产党员为骨干的云南革新社在北京成立。其社刊《革新》的发刊词呼吁:“要想改造云南,必须打倒军阀与帝国主义……我们的精神是贯注在民众的身上,我们的使命是在云南,而我们的目光则又不只注于云南。”此时,该组织的建立( )
图10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①处应填写
(2024·湖北高考·13)1669年,国际贸易重要港口阿姆斯特丹在全城设立了多达1800盏街灯,由100名城市点灯人负责运营。该市还雇佣150名市民每夜在大街小巷巡逻。造访该城的来客纷纷注意到这里少有犯罪和骚乱。同期,伦敦的夜晚也沐浴在玻璃灯笼的光辉之中。17世纪末,欧洲人第一次驯服了夜晚。据此可推断( )
(2024·重庆高考·7)1938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和进步新闻工作者在上海租界合办《每日译报》,聘请英国人担任发行人,以英商大学图书公司(香港注册)名义出版发行。受《每日译报》悬挂“洋旗”成功的启发,爱国人士纷纷以英美旗帜为掩护办报。此举旨在( )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1873年5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你们不要弄错,民众绝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随后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
(2024·天津高考真题·6)1895~1898年间,强学会、知耻学会、粤学会、保国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纷纷成立。这些民间团体的出现表明
(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来源: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6分)(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6分)(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4分)(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3分)
(2024·广东高考·17)乡里制度是古代中国的“治国之基”。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问题。(14分)材料一大约抄写于秦灭六国前的秦简《法律问答》记载,里典(里正)和里老共同负责里中的户口,赋税和治安。其中,里典被称为“率敖”,指乡里豪强财力、能得众人拥戴之人。最迟抄写于秦灭六国前后且晚于《法律答问》的秦简《尉卒律》规定,“置典、老,必里相谁(推)”,且典、老由里中年长无爵者担任。——摘编自陈侃理《秦汉里吏与基层治理》等材料二晚清宝坻县档案显示,县级以下的乡保是个关键人物,每个乡保平均管理二十余个村庄的赋税征收和司法事务。他们是不带薪的准官员,由地方提名,经国家批准确认。乡保一般按自己的意图行事。他们处在国家与社会的交汇点上,具有两副面孔。——摘编自黄宗智《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合一》材料三《周礼》云:“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葬埋。”比、联等都是在血缘性聚落或居住区内编排的地域性组织。历代乡里制度,无论发生什么变化,都声称遵从《周礼》确立的乡里制度的基本原则。——摘编自鲁西奇《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1)指出材料一所体现的秦乡里制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4分)(2)分析材料二中乡保的“两副面孔”。(4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6分)
(2022·高考全国乙卷·2)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热门试题
1.
下表是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还纳本息示意列表。这一政策的特征是( )
2.
(2024·河北模拟·2)下图是据《三国志》整理的景元元年(260年)蜀魏吴三国的人口数量统计状况。这一状况
3.
(2023·浙江浙南名校高三上联考·24)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6850万人因战争、暴力冲突与迫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近3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下列关于难民说法正确的是
4.
(2023·山东济南·23)这场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转换。俄国不再是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场革命”是( )
5.
材料一中国古代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西周“六艺”重视射、御。唐代设立武举,测试骑射、负重等。两宋至明代都延续武举,并设置武学。就武举而言,两宋“以策(论)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凡武举,始试义、策于秘阁,武艺则试于殿前司,及殿试,则又试骑射及策”。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宋代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骑射”。然而明代武职多荫袭,武举只是补充形式。就武学而论,宋代武学“设教授以文武臣熟知兵事者充任……视看人材、试验弓马,合格者始许入学”。其教学内容除弓马武艺外,尤其重视“习诸家兵法,教授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明代武学则增加了《论语》《孟子》等作为主要教材。——据《宋史》《明史》等材料二“以弧矢定天下”的清王朝,武举渐以骑射、技勇为重。嘉庆年间改策论为默写武经百余字即合格。而武官选任则以行伍出身为正途,武举出身次之。就军事教育而言,清廷不再专设武学,而是在官学设立武学教习教授生员。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先后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其课程主要教授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新式炮台和营垒的构筑方法等工程技术。编练的新军按才学品行优劣、训练勤惰、考核成绩高低决定赏罚,排以上的军官须由军事学堂出身者担任。——摘编自《中国大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武举的共同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从宋明到清代军事人才培养与选任的变化及原因。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