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
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
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
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
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卜辞是指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它反映了那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受禾”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在当时的卜辞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受禾”的内容,说明了此时的农业生产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故选A。祭祀主要针对的是先祖或者神灵,排除B。巫师在材料中反映不出来,C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
相关题目
(2013·上海单科·37)“他们”(12分) 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但他们仍旧是不自由的,没有主人的同意不能离开土地,如果变更给新主人,他们也随之被转让。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数英亩土地,作为其一生劳作的回报,他们每星期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数日,还得修缮主人的道路、桥梁和围墙。当他们结婚、继承父辈的田产或使用当地的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也得付些钱款。他们用粮食、水果、蜂蜜、鸡蛋、家禽等实物按比例支付一年的收成。在和平无事的安宁岁月里,他们常常经营市集。 问题: (1)材料中的“他们”是指哪一种人?说明判断的理由。(8分) (2)结合材料概括“他们”所处时代的经济形态特征。(4分)
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 )
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其主要原因是
(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赴美的苏联学者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
(2022·湖北高考·5)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2024·甘肃高考·7)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国人视以为耻,各地掀起“纪念国耻”运动。国耻日的选择,一般以5月7日即日本提出最后通牒之日为国耻日。但自5月20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以5月9日即北洋政府接受条约之日为国耻日。这一转变说明( )
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右侧是哪一人物的生平年表
(2020.7·浙江高考·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有个地方叫做克里特(希腊最大岛屿),在酒绿色的海中央……那里居民稠密,有数不清的数量,九十个城市(邦)林立在岛上。”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迎来了它的“古典时代”,其中尤以雅典为著。雅典成为修昔底德口中“希腊的学校”。所有重要人士都曾在此生活。——摘引自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等材料二公元前4世纪中期的希腊世界是富裕而复杂的世界。哲学家则解决他们直面的老问题,他们发展出来的方法,以及他们给出的答案及其困惑,为近代哲学思想开山奠基。典型者如亚里士多德虽接近了唯物主义,但其唯物论并不彻底。……公元前2世纪30年代,罗马贵族彻底吸收了希腊化的希腊文化,并创造了具有自我风格的希腊化文化。他们和在7世纪及其后的阿拉伯人将希腊遗产传诸后世,影响至今。——摘编自【美】莫里斯等《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古希腊文明形成的两大要素,指出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例举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的重要改革。(5分)(2)阅读材料二,为什么说亚里士多德的“唯物论并不彻底”,结合所学,加以阐述。用一句话指出罗马在“吸收”“创造”“将希腊遗产传诸后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5分)
7世纪中期,哈里发欧默尔规定:“不得将被征服者作为奴隶据为己有”,“不得随意侵吞他们的财产或通过其他形式加以奴役”,被征服地区的贡税由全体阿拉伯人“共同享用”。该规定有助于( )
热门试题
1.
(2024·广东广州毕业冲刺(一)·15)20世纪30年代早期,美国商家挖空心思打广告。比如,李斯特林牙膏:如果你愿意花25美分买一支李斯特林牙膏,而不买50美分一支的其他品牌的牙膏,那么一年能省下3美元;这3美元可以用来购买一双厚底靴、内衣、牛奶或者其他生活必需品。有些商家还到处举办抽奖、竞猜、送赠品等活动进行促销。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2.
(2025·广东调研一·7)1877年黄遵宪随驻日大使何如璋出使日本,被日本称为中国“最有风度、最有教养的外交家”。驻日期间,于1887年编纂完成《日本国志》,详细论述了日本变革的经过及其得失。此书( )
3.
(2023·山东济宁·2)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竟达33次之多。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4.
(2017.11.浙江高考.29)【加试题】1930年6月30日,法军比规定的日期提前五年从莱茵区撤出,同日,法国外长白里安将关于建立“欧洲联邦”的“备忘录”寄往欧洲各国。“备忘录”建议在国联内建立一个欧洲安全体系,下设“欧洲议会”“常设政治委员会”“秘书处”;提出加强欧洲各国的经济合作,建立“共同市场”,以促进各国商品、资本和人员的流通。“备忘录”反映了①《洛迦诺公约》的精神②欧洲联合的设想由来已久③维护《凡尔赛和约》对德原则④谋求法国对欧洲事务的主导权
5.
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指出:“汽机所成,倍人力者三十,故其国(英国)富强之力,亦倍三十……吾国土地人民十倍于彼,而富强力三十倍,则亦三倍于我,故吾幸未灭,而为彼所弱,可比较而得之矣。”据此可知,康有为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