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高考全国乙卷·2)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A
小篆
B
楷书
C
行书
D
草书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可知,这种书体的特点是规范,严整,符合楷书的特点,故选B项;据所学,小篆的特点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并不庄重,排除A项;据所学,行书的特点是形体省简,笔画流畅,没有楷书的庄重,排除C项;据所学,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与材料“刚健丰伟、庄重博大”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5·上海单科·40)“竞争世界”与“大同理想”(25分)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 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近自天演之说鸣,竞争之义视为至理,故国与国陈兵相视,以吞灭为固然;人与人机诈相陷,以欺凌为得计。百事万业,皆祖竞争,以才智由竞争为后进,器艺由竞争而后精,以为优胜劣败乃天则之自然。 ——康有为:《大同书》 材料三 自达尔文等说出,酝酿数百年,而成欧战,创深痛巨,始觉其谬。而我孔孟之说幸未凘灭,或可因此而流入欧洲,普徧世界,此亦天不丧斯文之一征也。 ——刘绍宽:《厚庄日记》,1925年 材料四 虽然儒家所教导的世界和谐与和平将是遥远的美梦;……但是我们不应该丧失更高更好目标的信念。因为没有信念,我们的努力便无目标,这个世界的历史也无意义。 ——傅朗克(Otto Franke)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材料一中“大同之世”的特点。(2分) (2)康有为、刘绍宽等为什么反对“天演”竞争?(8分) (3)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的“竞争世界”与“大同理想”?(15分)
(2024·广东高考·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近代以来,广东不仅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推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也作出了卓越贡献。——摘编自刘云波《晚清岭南文化的三大核心精神》结合材料,围绕“广东与近代中国”自拟一个论题,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812年,英国格拉斯哥商会对从事美洲贸易的商人表示感谢,因为他们不仅扩展了烟草、棉花等贸易,而且“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支持创办我们这个城市的制造业”,这些制造业“现在为整个王国带来很大好处”。这表明( )
据统计,1945年8月,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累计为5569亿元,三年后增至604.6万亿元。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是国民政府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2021·重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12)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重要文献《人权宣言》,在起草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意见,形成了多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以英国《权利法案》为蓝本,但未被采纳,可以推断,该版本的起草者试图
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2023·辽宁高考·1)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
图10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
热门试题
1.
(2014·浙江文综·39)(26分)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 拿破仑是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他强化中央集权,编纂《拿破仑法典》,创办法兰西银行。起初,推动革命深入,捍卫革命成果占主导;后来,日益与旧制度妥协,还建立帝制。对外战争既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打击欧洲旧制度,传播革命思想;又侵略扩张,图谋称霸。前期战争的主导方面是反干涉,此后却逆转了。 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②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③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④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 ——据李元明《拿破仑评传》整理 (1)阅读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9分) (2)中法两国都是大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试选择中国人民熟悉的三位法国文学家,各列举一部作品,并写出其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9分)(3)中法历史上都涌现了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8分)
2.
(2016·湖北荆州·13)“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3.
(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4.
(2024·山西太原一模·6)1861年,苏松太道吴煦照会英、法、美三国领事:“前者闻有外国人与贼交易往还,并有运售枪炮情事,苦无禁阻之策。近访得又有外国商人广运枪炮火药,赴苏售卖,使该逆多得军火,于剿捕大有关碍。”这反映出当时( )
5.
下表为清朝顺治至嘉庆年间人口和耕地面积统计表。据此可以推断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