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江苏高考·8)1948年12月,毛泽东在审阅《新区图书出版发行暂行办法》时作出批示:“书籍与报纸不同,暂时除没收国民党书店以外,可一概放任,遇有反动书籍可个别进行干涉,暂时不必普遍立条例。”这一批示( )
A
有利于保护解放区的文化设施
B
重在揭露国民党文化专制主义
C
合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的需要
D
为发动战略反攻做好舆论准备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毛泽东的批示表明他对于文化工作及文化设施的态度,即允许一定程度的言论自由,对反动书籍只进行个别干涉,而非普遍订立条例,这是通过宽容的文化政策来团结知识分子,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反蒋统一战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故选C项;由“没收国民党书店”可知,对原来国民党统治下的书店要进行没收,这不属于保护解放区文化设施,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揭露国民党文化专制,与批示内容并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战略反攻发生在194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图5
(2024·浙江高考·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唐、宋文明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唐代四海一家,是一个包容汇聚的时期,中外交流日益繁盛,思想、史学、文学、艺术等都取得了灿烂成就,科技蓬勃发展。宋代以文立国,“市民文化”日益勃兴,艺术创作革新兴盛,科技发明创新活跃。宋代文明是唐代文明的历史延续,同时也有内在超越。——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等根据材料,结合史实,从唐宋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两个主题中任选其一,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1·重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3)隋炀帝时,势倾当朝的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占田违限,刑部尚书李园通“判字文述田以还民”。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2022··2)《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2024·湖北高考·2)《岳麓书院藏秦简》记载:“丞相其以制明告郡县……毋令吏以苛徭夺黔首春夏时。令皆明焉,以为恒。不从令者,赀(处罚)丞、令、令史、尉、尉史、士吏、发弩各二甲(甲胄)”。这表明秦朝( )
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表2所示。表2 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据表2可知
(2021·辽宁高考·1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掌握了重要原料的分配,还征用各类财产,设立国家染织厂,经营了250家军需品工厂,同时实行限定物价、监督铁路、控制矿业与交通运输业等政策。这表明,一战促使英国
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2022·浙江高考·24)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在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上居世界第一,日本产品在激烈竞争中占领美国市场,美国对日本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进入70至80年代,美欧争夺西欧农产品市场和其他地区市场,在钢铁贸易上矛盾尖锐,西欧积极扩大对美商品出口,一举扭转对美贸易长期逆差地位。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热门试题
1.
(2023·四川攀枝花·7)图1为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款数额与中日政府年财政收入对比示意图。据此可知( )图1
2.
(2014.广东文综.23)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3.
(2010.江苏单科.13)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4.
(2019·辽宁营口·22)1930年初,家住上海的李先生怀着到美国发财的梦想,不远万里到达纽约。当时,他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5.
(2020.7·天津高考·1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12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8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