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海南高考·13)下图是1953年苏联报刊上发表的一幅漫画,它揭示了
A
热核武器竞赛的现实
B
意识形态的斗争
C
热战一触即发的危险
D
冷战对峙的加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图片信息,在苏联漫画中美国为导弹装上和平鸽的头像和尾巴,反映了当时苏联讽刺美国的冷战政策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说明当时美苏双方存在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冲突,故选B项;美苏之间的对峙主要以冷战的形式进行,排除A项;图片中美国人为导弹安装上了和平鸽的形象,说明美苏双方并未突破冷战的界限,排除C项;苏联中的漫画将导弹安装上了和平鸽的形象,说明这一时期美苏冷战对峙相对缓和,并未直接揭露美国的冷战政策,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2年10月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青龙镇遗址发现了唐宋房屋基址等遗迹,出土了大量铜器、铁器和瓷器等文物。据此推测当时上海地区的县级治所名称是
1938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大会宣言指出:“国家之大患一日不能除,则国民之大责一日不能卸;前方之炮火一日不能止,则后方之刍粟一日不能停。……今后宜更各尽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励自勉,踊跃慷慨,贡献于国家,使国家得借吾人血汗一洗百年之奇耻。”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①捐钱捐物是南洋华侨支授抗战的重要方式②“总会”号召南洋华侨投身于太平洋战争③抗日战争已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④中华儿女展现出无坚不摧的凝聚力
(2024·重庆高考·8)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不同于某几个帝王用恩赐的办法,“均土地、抑豪强”,实行土地“让步政策”,而是要彻底推翻乡村旧秩序,使上层和下层、中央和地方整合在一起。此观点认为,土地改革改变了( )
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2024·重庆高考·7)图1为1908年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创作的一幅时事漫画(局部),它反映了 图1
(2019·海南高考·11)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指出社会上流行颇广的“技术一边倒”口号“是不恰当的”,“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并没有阶级和阵营的分别,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极和各种制度服务的”。这一指示
(2024·高考真题(全国新课标卷)·4)表1表1所列史书皆涉及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研讨这一问题,首先应信重的是( )
(14分)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都一一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二 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黑人牧师布朗向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1951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5分)(2)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说明这两次判决的不同目的。(6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3分)
(2022·北京高考·20)(12分)【华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几万华工在欧洲战场从事艰苦工作,数千人献出了宝贵生命。材料一关于一战华工的部分研究资料材料二探究主题(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3分)(2)参考材料一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选题意义,拟定研究提纲,列出3—5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9分)要求:选题意义应结合历史背景,研究提纲应系统清晰,所列参考资料从标题上看应密切联系主题。
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热门试题
1.
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
2.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说明战国中晚期
3.
清政府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1876—1879年任职)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他的认识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据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5.
宋代人记述当时“吴越闽蜀,家能著书,人知挟册”“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这反映了宋代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9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