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重庆高考·11)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南德意志的帝国城市与皇室逐渐建立起较为强大的同盟。然而,随着这些帝国城市大部分转信新教,其与帝国皇帝的天主教信仰产生尖锐冲突,市民与王权的结盟遭遇重挫,帝国城市被迫寻求新教诸侯建立同盟。材料有助于说明,宗教改革促成( )
A
德意志人宗教信仰自由
B
德意志政治势力重组
C
帝国城市获得主权地位
D
德意志分裂局面形成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市民与王权的结盟遭遇重挫,帝国城市被迫寻求新教诸侯建立同盟”可知,宗教改革使得城市与皇室信仰不一致,产生冲突,从而造成城市抛弃与王权的结盟,重新寻找与新教诸侯结盟,而这种变化会促进德意志国内的皇室势力和地方诸侯势力重组,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德意志政治势力的变动,而不是宗教信仰自由,排除A项;帝国城市只是获得自治权,不是获得主权地位,排除C项;宗教改革前的德意志处于分裂时期,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5)1964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1975~2006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
(2022·湖北高考·4)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2024·重庆高考·12)1500年前后,英格兰商业以本地市场为主。17世纪初,英格兰大多数地区,社会因商业活动空前联系在一起。这在不断发展的长途贸易中尤为显著,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远方。17世纪中叶,很多农村家庭已经与伦敦等大城市联接在一起,他们或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或两者兼备。材料表明近代早期英格兰( )
1905年前后,外务部陆续收到绅商、华侨、学生等群体发来的电报,内容涉及外国强占领土、革新政治等。清政府对部分电报限收后,《新闻报》《申报》等报纸设立“公电”栏目对电报内容予以刊载。据此可知,近代传媒( )
(2020·海南高考·2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表4 1979 ~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摘要) ——摘编自昝馨《历史的往复:1978~1992年的中国公立医院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1979 ~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举措和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 ~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9分)
(2022·高考全国乙卷·5)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2024·重庆高考·15)20世纪30年代,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拉美投资的主体。之后,拉美国家逐渐增加对经济活动的参与,接管了先前由外国人控制的公共事业、铁路以及自然资源,但外国资本在一些初级产品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战后,外国资本更是被拉美国家工业中的新机遇所吸引,持续加大投入。材料表明,拉美国家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1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9分)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2021·辽宁高考·8)历史学家陈垣在1943年写道:“至于史学,此间(指北平)风气亦变。从前专重考证,服膺嘉定钱氏;事变(指卢沟桥事变)后颇趋重实用,推尊昆山顾氏;近又进一步,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这些变化体现出
热门试题
1.
(2019·北京朝阳区二模·21)纵贯北京城的中轴线可以说是“中”字的“|”,而方方正正的紫禁城就是“中”字的“口”,中轴线穿过紫禁城就组成了中国的“中”字。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正中也有一条中心线,连接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国会山,而与其相交的是一小横,即杰弗逊纪念堂到白宫,组成的是“十”字架。这两种建筑
2.
(2020·海南高考·2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表4 1979 ~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摘要) ——摘编自昝馨《历史的往复:1978~1992年的中国公立医院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1979 ~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举措和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 ~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9分)
3.
(2023·辽宁葫芦岛协作校高三上·6)1918年1月5日,蔡元培在保定育德学校的演讲中说,法国近代文明中的“自由、平等、友爱(博爱)”与儒家经典所倡导的“义、恕、仁”是相通的,“仁也、恕也、义也,均即吾中国古先哲所旌表之人道信条,即征西方之心同理同”。蔡元培此番言论
4.
(2019·河南郑州三模·25)北宋《孙明复小集》中记载:儒家学者批判汉唐经学时说“汉魏而下,诸儒纷然四出,争为注解,使我六经之旨益乱”。《二程集》认为“汉之经术安出?只是以章句训诂为事。”由此可知宋代儒学
5.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十四点”计划使威尔逊名噪一时,这是因为该计划(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