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普法战争爆发时,格雷(1862—1933)问父亲:英国支持哪一方?父亲告诉他:“德国人。”一战爆发前夕,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认为:一旦战争爆发,英国必须援助法国。这可用以说明英国( )
A
急于改变国际旧秩序
B
扶助弱小维护正义
C
放弃了大陆均势外交
D
努力维护自身霸权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对德态度的变化,本质是为了维护英国自身利益,也就是维护自身霸权,故选D项;英国在两次事件中均基于国家利益行动,普法战争支持德国是巩固现状,一战支持法国是防御性应对,非急于改变国际旧秩序,排除A项;英国支持对象为强国如德国(普法时新兴势力)和法国(一战时协约国核心),非扶助弱小,且动机是利益而非正义,排除B项;英国从普法战争到一战始终奉行大陆均势外交,通过支持相对弱势方(如普法时德国、一战时法国)平衡欧陆力量,未放弃该政策,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09·海南单科·14)历史学家罗荣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作为“世界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这位美洲历史上的伟人是( )
下表所示1983—1993年我国农民收入情况,对下表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1983—1993年我国农民收入情况统计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答案】
(2011·北京文综·21)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③ 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2020·山东泰安高一第二学期期末·5)下列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中,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2014·海南单科·19)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
(2014·海南单科·10)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
(2015·浙江文综·22)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次战役是( )
(2013·北京文综·16)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2020·山东高考·13)表2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表2
热门试题
1.
金海陵王完颜亮扩建燕京城,并在1153年正式迁都于此,定名“中都大兴府”。他下令拆毁上京的旧宫殿、宗庙、诸大族宅第等,并“夷其址而耕种之”,将居于上京的宗室、贵族及其猛安谋克迁入内地,太祖、太宗的陵寝也一并迁至中都郊外。这一举措( )
2.
(2018·广东珠海二模·35)二战后期,某政治家为保持其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控制力,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组织,下面分设欧洲、美洲和太平洋地区三个委员会。建议世界各国都把武装力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照常服役,另一部分则固定由区域性委员会调遣。该政治家所属的国家是
3.
(2022·深圳·6)陈寅恪先生认为科举制度是为王朝提供官僚精英的一种手段,这些人依靠王朝而不是依靠高贵的世系和世袭的特权取得地位和权力,陈寅恪先生意在说明科举制( )
4.
(2018·新疆乌鲁木齐·11)《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提到:“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以英国为例,与其政治制度改变相关的事件是( )
5.
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