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辽宁省沈阳市一模·13)英国殖民者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滥砍滥伐后,终于认识到“过去六十年的愚蠢错误和漫不经心所酿成的恶果”,于19世纪中后期在印度各地设置了以保护森林、获得税收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管理机构。这一转变( )
A
有利于印度收回部分经济主权
B
旨在尽可能地维护经济侵略成果
C
表明英国放松了对印度的侵略
D
预示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题干信息可知,英国殖民者设置“以保护森林、获得税收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管理机构滥砍滥伐造成了极大的恶果,之前的滥砍滥伐是为了掠夺印度资源,设置森林管理机构是为了长久地、更好地掠夺印度资源,故选B项;印度1947年独立之前,经济主权在英国殖民者手中,排除A项;“放松了”不合史实,应为“表明英国对印度的侵略立足长久”,排除C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印度被英国控制是在工业革命前的17世纪,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2)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
列宁指出“每一个口号都应当以一定政治形势的全部特点为依据”。七月流血事件之前,他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口号;七月流血事件后,列宁认为资产阶级实际上攫取了国家政权,因此“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已不适用,必须收回;9月布尔什维克掌握了全国大多数苏维埃,列宁再次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据此可知,“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口号的提出、收回和再提出( )
(2008·江苏单科·13)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2010·浙江文综·12)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2013·广东文综·18)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
(2020·山东潍坊高一第二学期5月月考·26)一战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在战争中工农业损失严重;德国战败,陷入经济困境。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发展。材料反映了一战( )
(2021·北京东城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8)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某甲可以是某乙的封君,某乙的封臣又可以是某甲的封君。这反映了在西欧封建社会( )
(2022·江西省稳派高三2月大联考文综·32)学者们研究发现,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人权宣言》、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法国《1792年宪法》、拿破仑《民法典》等近代法案所体现的部分内容,都可以在罗马法中找到相应的出处。这表明罗马法( )
(2018.4·浙江高考·23)下图所示为二战时期《苏军攻克柏林》海报。图中远处是柏林标志性建筑——凯旋门(勃兰登堡门)历史不会忘记这场神圣的反法西斯战争,其中苏联军民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项中对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表述准确的是( )①莫斯科战役使德军闪电战破产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③“霸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④光复巴黎,强渡莱茵河,会师易北河
(2014·安徽文综·20)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热门试题
1.
(2011.上海单科.7)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2.
(2012·浙江文综·23)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 )
3.
(2024·广东佛山一模·11)考古学家在西亚黎巴嫩毕布鲁斯废墟发掘中发现了很多带有古埃及国王名字的物品。黎巴嫩盛产的雪松木经常被古埃及用于建造棺木、神社和船。这反映出( )
4.
(2025·广东深圳宝安高三一模·6)1870年,法国哈瓦斯通讯社(专业从事新闻信息采集、发布的传播机构)、德国沃尔夫通讯社、英国路透社缔结“连环同盟协定”,规定路透社拥有国际通讯社在华垄断经营权。1871年国际电报线路连通上海后,路透社在上海建立办事处,沟通中外新闻联系。对此,合理解释是( )
5.
韩非子提出“明主治吏不治民”,并且强调以法治官察官,主张“明法以制大臣之威”“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促使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