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二经济史
>
中国现代经济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6.天津文综.10)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
A
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B
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
C
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
D
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1979年和80年代中国刚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联系逐渐密切,但不能体现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故A项错误;从材料提及的法规来看都是中外经济合作领域,可知这些文件不是为发展市场经济,故B项错误;以法律法规形式保障中外合作,反映出中国实现对外开放的可信程度已上升至法律层面,故C项正确;材料法律发展的是中外合资企业,不属于公有制经济,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2014.天津文综.10)1981年中共中央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②独立的管理体制③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④市场调节为主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2007.全国文综Ⅰ.21)图六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
(2008.上海历史B组.15) 新中国建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度居高不下,其原因是
(2017.4·浙江高考选考·15)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会议是
(2013.海南单科.23)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2015.福建文综.18)图8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2014.海南单科.24)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1)图4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图4 《数他劳动强》
热门试题
1.
(2009.上海历史.20)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2.
(2013.山东文综.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3.
(2023·四川成都高三摸底·4)查士丁尼时期编撰的《法学阶梯》规定,空气、水流、海洋以及由此而来的海岸为所有人共有,任何人都不被禁止接近海岸,但应远离别墅、房屋。这可以说明,罗马法
4.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5.
(2022·浙江高考·16)在罗马扩张的过程中,“地方习俗互相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间是有纠纷的,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于是,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上述材料反映出(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