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二经济史
>
中国近代经济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4.浙江文综.17)右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
出版业的发展
B
广告业的进步
C
婚姻礼俗之变迁
D
世界文明之演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婚姻变革;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报刊发展
【解析】由图片中的“中国江湖险要图志出版”可知出版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片中的“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可知广告业的进步和婚姻礼俗发生变迁,故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片中的“钦定历代记事年表出书启”可知此时仍处于封建专制时代,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2018·天津高考·8)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幅度增加关税,引发了全面的贸易战。当时这种措施①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②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滑 ③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 ④推动了本国经济的恢复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0)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2013.江苏单科.6)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2012.安徽文综卷.16)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2009.广东历史.1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风尚的是
(2013.浙江文综.18)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2013.山东基能.28)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是在
(2007.上海历史B组.11)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
(2014.浙江文综.17)右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热门试题
1.
阅读下图,该图可印证古印度( )
2.
(2024·广东佛山禅城区二模·10)表2为上海市私营工业中加工订货、统购与自产自销所占比重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表2
3.
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词”。这一现象是雅典A
4.
(2009.江苏历史.10)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5.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