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一政治史
>
中国古代政治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7年天津卷1)“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
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
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
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
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材料主要强调君主专制客观存在的条件性,没有涉及批判的价值观,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2015·广东湛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2015年2月19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2007.宁夏文综.27)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2008.上海单科A组.7)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
(2015.广东文综.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2014·辽宁大连一模·24)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2012·海南单科卷·3)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热门试题
1.
中世纪德意志城市的法律规定:“若居住者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如果领主不反对的话,他就获得城市自由。”但是到了1230年,在雷根斯堡获取自由所需居住期限被延长至10年。1278年,巴伐利亚公爵仅允许限定的几种职业的从业者可获取居住权。这表明( )
2.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关于这一改革,说法不准确的是
3.
(2024·贵州贵阳·4)九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对“中华民族反抗列强侵略”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以下史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4.
(2025·重庆八中9月月考·10)19世纪70年代,英、日等国一方面向中国倾销廉价棉纱,另一方面从中国进口大量棉花,致使中国市场棉贵纱贱。到19世纪80年代,中国棉纱进口量与棉花出口量都大幅增加,纱进棉出的“纱花对流”现象加剧。这表明当时中国( )
5.
(2024·山东济宁高三一模·3)表1为《通典·食货七》所记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与唐肃宗乾元三年户口数的变化。它反映出当时( )表1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9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