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二经济史
>
中国古代经济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2.安徽文综卷.15)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
。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是
图4 元朝行省图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
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
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53.63%,A项错误;从材料数据无法得出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C项错误;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加快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D项错误;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53.63%,B项正确。
相关题目
(2007.山东文综.15)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2013.安徽文综.12)图2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图2
(2019·北京高考·12)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
(2016.海南单科.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2014.海南单科.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 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2017·江苏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二·4)宋代陈旉的《农书》中提出:“土壤气脉,其类不一,肥沃硗埆,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虽土壤异宜,顾治之如何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而治的关键在于用粪,当时人们把依据土壤的不同性质而用粪来加以治理称为“粪药”,意思就是用粪如同用药。由此可以看出
(2013.福建文综.1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26) 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2007.上海历史.18)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25)《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热门试题
1.
(2023·四川资阳·12)某班级开展一次历史项目式学习。本次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
2.
(2023·湖北仙桃、潜江、天门、江汉·3)区分史实与史论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
3.
(2018·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题·34)1928年,斯大林提出:“我们推翻了资本主义,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正在加速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并使农民经济和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结合起来。但是,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这些老根藏在什么地方呢?它们藏在商品生产里,藏在城市小生产者特别是农村小生产里。”据此可知,斯大林要求
4.
(2023·湖南永州三模·2)自河西纳入中央王朝正式管辖之后,汉朝在河西筑长城、列亭障,设置酒泉、张掖、武威、敦煌4郡,移民实边,屯田积谷,武威以西“风雨时节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这
5.
张骞出使西域:BC_____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