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二经济史
>
中国古代经济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4·浙江高考·3)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
A
战国
B
西汉
C
南北朝
D
北宋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A.C.D都不符合史实,故B项正确
相关题目
(2016.浙江文综.17)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2011.重庆文综.12)子曰:“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恒公①恢复了周礼 ②尊崇周王,会盟诸侯③实行了“初税亩” ④北御夷狄,南制楚蛮
(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3)一说“china”的发音源出唐朝时期的昌南(今景德镇)唐朝昌南除出产青瓷之外,名列前茅的瓷器还有( )
(2009.天津文综.2)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2014.北京文综.15)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2011.山东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2013.海南单科.8)图1反映的是
(2014.天津文综.2)《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2019·海南高考·3)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
热门试题
1.
(2024·广西南宁二模·13)十月革命前,俄国住宅公用设施的发展极为落后。全俄城市中有电力照明的房屋仅为5%;1929年,苏联工人家庭的住宅中,使用电力照明的家庭达到71.9%。这一变化表明,苏联( )
2.
据史籍记载,西周时期,只有王畿的土地属周王直辖。周王将国之耕地按照九夫一井或十夫一井的方式分配给国人或野人耕种,通过彻法和籍法进行征税。彻法实行“九一而助”,按收获量十分之一收税,籍法按二分之一收税。说明西周( )
3.
庄季裕《鸡肋编》中记载:“(南宋)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存稼,极目不减淮北。”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4.
(14分)材料一北宋前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原则上一切财赋都属于中央。但实际上国家财赋分为以两税收入为主的直属中央的“上供”部分,和以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经费为主的拨留于地方的“留州”部分,自北宋中期起,由于中央征调频度的持续增长与地方开支的扩大,加之中央收缴原属州县的大部分盐茶之利,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至南宋更趋困窘。为解决财政困难,地方州县巧立名目,新增税费,赋敛于民。对于这种制度之外的税费征收,朝廷只得默许。——摘编自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材料二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以“起运”“存留”的方式,将征收的钱粮按比例划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为解决军费紧缺的问题,清廷认可地方督抚抽取厘金等“就地筹款”的措施。至此,财权下移。其后,“无论田赋、盐茶,一切征榷悉归地方督抚”。1906年清廷改户部为度支部,旨在“综理全国财政”。1909年初,清廷颁布《清理财政章程》,在度支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在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以统一财权,并划分国家税与地方税。——摘编自陈锋《清代中央财致与地方财政的调整》(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宋代至晚清不同时期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特征。(8分)
5.
(2024·广东肇庆高三二模·1)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7500年,面积5万多平方米,发掘出土了数十座房址和数百座墓葬以及丰富的陶器、石器、骨器、炭化稻和迄今年代最早的家猪。这可以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9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