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二经济史
>
世界近代经济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8)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
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
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
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尤其对欧洲产生重大的影响,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所谓“价格革命”指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源源涌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据此本题中西班牙正由于对殖民地疯狂掠夺,国内金银大量涌入,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本题选C项。
相关题目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2009.上海历史.19)中产阶级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其成分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包括①中世纪的城市市民 ②近代握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③中世纪的僧侣贵族 ④当代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
(2013.福建文综.22)图7,8,9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其突出反映了图7 图8 图9
(2015.海南单科.11)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据此可知18001830186018801900欧洲28.034.153.662.063.0中国33.329.819.712.56.2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2007.北京文综.22)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图6 珍妮纺纱机 图7 早期机车 图8 早期汽车
(2017·江苏高考·1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2015.四川文综.10)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2009.广东文基.27)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2014.四川文综.14)图2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
热门试题
1.
(2019·博雅闻道高三第二次联合质量测评·6)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伦理自觉来追求成圣成贤,当国家危难时,他们舍生取义,毁家纾难,据《宋季忠义录》,南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2.
表1为唐代中印制糖业交流概况(部分)及出处。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3.
战国时期,商鞅认为:“人生而好恶,故民可治也。”对待民众的态度就是用赏罚。用赏,则民为国家出力,努力从事耕战,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爵位;用罚,则民惧怕刑罚,不敢从事私利活动,从而使国家财富完全由君主掌控。这些主张
4.
(2018·江西南昌一模·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战国时期魏之所以能“强匡天下,威行四邻”,乃是因为李悝“务尽地力”和“撰次诸国法,著法经”的结果。李悝的《法经》,今虽不传,但从《晋书·刑法志》中可以得知其内容分为《盗法》、《戏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六篇。李悝“以为王者之政,奠急于盗贼”,因而把惩罚“盗”‘‘贼”作为封建统治的首要任务,把《盗法》、《贼法》列为《法经》之首。李悝认为“盗贼须劾捕”,故著《囚》(原误作“网”)、《捕》二篇。《杂法》包括惩罚“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六种违法行为的条文,规定了对于淫乱、赌博、盗窃官府印信、贪污贿赂以及僭越逾制和议论政府法令等的惩治办法。《具法》是“以其律具其加减”,就是根据不同情况,对于犯法者加重或减刑的规定。这部《法经》“商君受之以相秦”;“汉相萧何,更加悝所造,谓九章之律”;“魏因汉律,为一十八篇”——隋因北齐…唐圆于隋,相承不改。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所著《法经》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悝所著《法经》的影响。(9分)
5.
梁启超说:“鉴别间接史料,其第一步自当仍以年代为标准。……不特此也,又当察其人史德何如,又当察其人史识何如,又当察其人所处地位如何。要而论之,吾侪读史作史,既不能不乞灵于间接的史料,则对于某时代某部门之史料,自应先择定一两种价值较高之著述以作研究基本选择之法,合上列数种标准以衡之,庶无大过。至于书中所叙史实,则任何名著总不免有一部分不实不尽之处。质言之,则无论何项史料,皆领打几分折头。”其意在说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9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