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湖南湘潭·11)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称赞邓小平,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 )
A
“求同存异”方针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一国两制”构想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本题的关键词为“撒切尔夫、邓小平、香港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分别于1997年、1999年回归祖国,所以题干中的“天才的创见”指的是“一国两制”,C项正确;A选项,“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排除A项;B选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题干“解决香港回归”,排除B项;D选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提出的,排除D项。故答案为C选项。
相关题目
(2021·山东临沂·15)图7所示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通车;二期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这条铁路( )
(2021·广东广州·18)2016年,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公开亮相;2017年,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设备调试和舾装施工。这反映了我国( )
(2018·山东青岛·29)“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③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④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022·西藏·12)从“嫦娥奔月”到神舟14号成功发射,中国人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止。在此历程中,中国实现太空行走的第一人是( )
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这幅对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两次“分田”的主要不同是( )
(2023·内蒙古赤峰·11)土地改革后,“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表明土地改革( )
(2016·湖南湘潭·8)下表是《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所占比例的对比统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由片面逐渐走向客观②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积极报道,源于1972年中美建交③两极格局的建立和瓦解直接影响着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语态变化④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2023·山东聊城·15)据不完全统计,1952年至1954年,全国抽调16万多名优秀干部充实到工业部门。全国高校1952、1953两届理工科大学生全部提前一年毕业奔赴建设岗位。一批在海外的科学家,先后回到祖国参加建设。与上述现象的出现关系最为密切的史实是( )
(2017·广西贺州·9)尼克松在回忆录写道:“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这表明了当时( )
热门试题
1.
(2018·四川内江·4)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于( )
2.
(2022·黑龙江牡丹江·14)英国国旗缓缓降落,中国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了。下列有关香港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一国两制”构想推进下解决的 ②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9年③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④标志着祖国实现完全统一
3.
据中共一大代表回忆,大会“议事日程共有四项:一、党纲与政纲;二、党章;三、中心工作与工作方针;四、选举”。从党的政治建设的视角回望,中共一大的贡献是( )
4.
(2017·浙江台州·20)下列图示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这体现了 ( ) ①中美关系不断的深化发展 ②我国外交政策由对抗走向对话③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 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
5.
清代前中期,各省税款由户部统一调拨。后由于财政困难,1853年,清廷逾令各省每年将库款“按年定数指拨解部”,各省督抚筹款上解,形成了以省为单位的地方财政系统。这说明当时(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