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江苏盐城·13) 歌词“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其中,为“MACAU”回到母亲怀抱开辟途径的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一国两制”构想
D
“九二共识”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题目“‘MACAU’”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澳门回归。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为澳门回到祖国开辟了途径,故选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与澳门回归不符,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澳门回归不符,排除B项;“九二共识”是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威海·13)如表是《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标题(部分年份)。1956年的元旦社论标题是( )1956年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战争爆发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④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2019·广东省·17)题17图澳门生产总值增长说明( )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
(2023·江苏南通·9)图3是画家王信创作于195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体现出( ) 图3
读《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该表凸显了中国当时( )
(2023·贵州铜仁·6)历史学家金冲及认为,抗美援朝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新中国:中国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任人欺凌,已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她热爱和平,但决不能容忍别人强加于自己的威胁和侵略。这说明抗美援朝( )
(2024·山东东营·15)20世纪90年代初,姓“资”姓“社”问题引发激烈讨论,有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成为制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思想瓶颈,为打破这一“思想瓶颈”指明方向的是( )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99 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并发展各种精神,在不同时代增添了新的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井冈山精神 ②红船精神 ③长征精神 ④延安精神 ⑤特区精神
(2015·山东青岛·24)在著名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中提到的“离开”祖国怀抱的七个地方中,澳门是最早“离开”的。澳门回归前,被下列哪个国家长期占领( )
热门试题
1.
清朝雍正年间,恐包封密折不易保密,令造加铜锁之特制皮匣,发给获密奏权者,用以包封密折。这种举措
2.
西汉建立初期,内郡和边郡在武官设置上差别不大。汉武帝以后,内地郡县的郡发弩、郡司空、郡轻车等武职已不复存在;边郡则在旧军事体制以外,增加部都尉、属国都尉和农都尉等。这一变化表明西汉政府( )
3.
1945年9月22日,负责盟国赔偿委员会代表、美国特使鲍莱强调赔偿之后日本拥有的生产水平应维持在1926—1930年的水平,这意味着日本经济能力将不能髙于被日本侵略过的亚洲国家。这反映了美国
4.
列宁自称为巴黎公社的继承者,他曾评价:“巴黎公社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高度赞扬了公社的
5.
下图反映了作者( )1933年8月美国漫画《这只蓝鹰如此翻飞?》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