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湖南岳阳·12)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为了实现“最高利益”,新中国当时采取的措施是( )
A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
进行三大改造
C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召开中共“八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1953年”“工业化”可知,该时期我国为实现工业化,实施一五计划,“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选A项;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转化为公有制,排除B项;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属于政治领域,排除C项;中共八大于1956年召开,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5·内蒙古鄂尔多斯·14)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16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
(2024·广西中考·10)“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自2008年以来,这条以汉英双语播发的通告从未间断。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助力亚丁湾、索马里这个世界上“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这表明中国海军( )
(2023·四川德阳·7)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建成了大型汽车生产基地,试制成功了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建成了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新建了武汉和包头大型炼钢厂、建成了洛阳拖拉机厂和哈尔滨轴承厂,还在兰州建成了大型炼油基地。这说明( )
(2024·江苏徐州·9)如图中农民生活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农村政策。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和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019·广西贺州·7)1949年10月~1950年10月,新中国同苏联、保加利亚、朝鲜、瑞典、丹麦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 )
(2023·四川南充·10)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于( )
(2023·河北·6)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这段话是针对当时我国某方面政策作出的论述。“某方面”指的是( )
(2016·江苏镇江·13)1971年10月26日,中国外交代理部长姬鹏飞收到某国际组织秘书长发来的电文,告之了该国际组织二十五日通过的决议。毛泽东获悉后高兴地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由此判断中国被黑人兄弟抬进了哪一国际组织( )
(2023·江苏宿迁·10)随着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中农已成为农村人口中的大多数。但农业生产效率还是很低,使用最传统的手工工具,靠人畜耕种,解决不了翻身农户缺乏口粮的困难。为此,中共中央决定逐步推开( )
热门试题
1.
(2023·陕西(A卷)·10)历史课上提到“解放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年”等关键词。据此可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 )
2.
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有科学文化知识、有技术特长和生产经营能力的专业户。随着专业户的的迅速发展,相继出现了专业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和专业乡镇,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和增长模式。这种模式( )
3.
(2019·海南高考·3)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4.
(2024·北京海淀区二模·5)以下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5.
(2023·a·14)20世纪50年代初,许多农民见面时的问候语由“老乡,吃了吗?”变为“同志,翻身了吗?”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