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4·广东珠海·57)“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
蒋介石
B
李宗仁
C
叶挺
D
彭德怀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略
相关题目
(2024·四川泸州·6)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这些口号和主张( )
(2015·广西梧州·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查找到一份发生于“民国三十八”大事件的历史资料,下列不应该出现在该资料的事件是( )
(2023·浙江丽水·1)面对列强欺凌,无数中华儿女以浩然正气书写了气势磅礴的抗争史。下列属于近代以后中华儿女反抗列强的史实有( )①戚继光奋战倭寇 ②郑成功鏖战荷军 ③邓世昌激战黄海 ④聂士成力战天津
(2023·海南·10)万宁、陵水等革命根据地纷纷学习琼海乐四区,发动广大农民,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和耕牛等,把公田平均分配给农民,这最有可能发生在( )
(2024·江苏南通·5)1920年春,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与李大钊等人多次座谈,向他们介绍十月革命,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轮廓”。这反映( )
“从此千里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炉,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边一线。”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 )
(2023·广东·16)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载,1926年12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有1500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由此可知,这( )
(2023·湖北宜昌·13)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指导思想是( )
(2022·山东青岛·15)“甲午战争,我们被日本一举打败,这个刺激才真正刺痛了中国的士大夫,以高级官僚和士大夫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精英阶层,一边在应付来自外来的挑战,另一边也逐渐缓慢地开始反思。”19世纪末,这种“反思”演化成的实际行动是( )
(2024·江西中考·11)如图是1934年创作的漫画《枕戈待旦——蓄志复国仇,岂分男女性》。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热门试题
1.
战国时期,诸子对利用舆论来管理基层社会的态度各异。孟子主张君主决策时要把国人的舆论作为重要参考,但不能盲从。韩非主张应采取对统治有利的舆论,但前提是必须受到法律制约,“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两种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
2.
(2019·山东临沂二模·32)在万民法中,裁判官个人的公允、正义观念备受推崇,他们按自然法的原则而不是法的条文,用平衡手法作出裁决。这反映了罗马法
3.
(2019·全国Ⅰ卷4月模拟·24)“当周代贵族从周王那里接受头衔或封号时,他们把这些头衔、封号刻在礼器上,向祖宗汇报。与此相反,战国时期虽然农民的赐姓或者封号显示其地位是政治秩序中、法律意义上的名自由人,却被刻写在最终上交给君主的登记簿上。”这一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4.
(2025·贵州贵阳摸底考试·9)1950年初,“美国之音”的华语广播时常散布诋毁新中国的谣言,沿海城市时有谣言的传播和议论;11月,《人民日报》带领各地报刊发布“取缔收听美国之音”的消息,随着志愿军在朝鲜作战的胜利和宣传力度的加大,收听“美国之音”的人迅速减少。这说明了( )
5.
《中国史》(宫崎市定)中说:“在中国人原来的天下主义里,近代国家的观念很薄弱,但如此四方压迫之下,不可否认的是产生了国家和国民的自觉。……同治中兴其实没什么,但是“中兴’灌输了自信,实际内里是国家主义抬头。”此时期,最能反映近代国家观念的举措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