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四川德阳·5)如表是中国近代某一次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清朝著名将领一览表。据此可知,这些将领( )
A
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
B
遏制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找到了国家发展的出路
D
体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表格中的“关天培”“陈化成”“1842年”等人,结合所学可知,表格中的这些将领都是在鸦片战争期间为抗击英国侵略者壮烈殉国的清军将领,他们的英勇体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故选D项;表格内容中的将领是在鸦片战争期间为国捐躯的,抗击的并不是八国联军侵略,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遏制了瓜分中国狂潮的是义和团运动,排除B项;这些将领牺牲在了抗击英国侵略的战场上,无法体现出“找到国家发展的出路”,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0·湖北随州·10)“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代社会艰难转型。”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2017·广东·9)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2023·湖南衡阳·23)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开始获得军事主动权的事件是( )
(2024·四川眉山·5)清末,梁启超首先提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到民国初年,各种以“中华”命名的组织和机构蓬勃兴起,如“中华革命党”“中华银行”等。这一现象( )
(2013·山东济宁卷·13)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
(2024·天津中考·8)“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特别是建立现代的政治制度方面被证明行不通,中国必须通过革命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文中“改革”是指( )
(2018·湖北孝感·10)中国共产党及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与一座山的名字紧紧相连,这座山就是被称为“革命摇篮”的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摇篮的井冈山,下列对其判断正确的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道路的起点?年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从这里出发开始长征①是 ②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③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开展了中国第一次土地革命运动 ⑤1934
(2024·山东日照·9)1926年11月底,湖南农民协会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3万多人,到11月增至20万人左右。这主要由于( )
(2023·山东济宁·11)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的革命目标是( )
(2022·江苏南通·24)1940年陈毅率新四军进驻海安。他联系开明绅士韩国钧,促成召开由各界力量参加的“苏北抗敌和平会议”。最终商定了各方团结抗日的一些办法。陈毅的行动贯彻了( )
热门试题
1.
(2020·北京高考·16)(10分)司马光修史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他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取舍史料的理由。以下是《考异》的几个事例:材料一关于隋末名将薛仁果的名字,《考异》提到《旧唐书》《新唐书》《柳宗元集》写作“仁杲”,《太宗实录》写作“仁果”。而唐太宗陵墓前有石马六匹,其中一匹的铭文为“白蹄乌,平薛仁果时所乘”。《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材料二关于唐玄宗的生日,《考异》提到《玄宗实录》记载的是八月一日,但通过查询历法发现这一时间有误。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八月五夜佳气新,昭成太后生圣人(即皇帝)。”故而《考异》认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材料三关于吐蕃赞普世系,唐代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记载,唐文宗时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其弟继位。此事《文宗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考异》参照《补国史》编入。(1)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4分)(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资治通鉴》在哪些情况下会采用官修史书以外的其他史料。(6分)
2.
(0··20)【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摘编至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8分)(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4分)
3.
(2024·贵州贵阳二模·2)春秋初期的《左传》主张:“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春秋晚期时,孔子主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战国时期孟子亦称:“往者不追,来者不距(拒)”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
4.
(2024·福建厦门四模·11)图1至图3为《人民画报》不同时期的三幅封面图。这反映出我国( )
5.
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称“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91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