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黑龙江牡丹江·9)从专制到民主是政治发展的趋势,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人却倒行逆施。他镇压“二次革命”,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复辟帝制。这个人物是( )
A
吴佩孚
B
袁世凯
C
段祺瑞
D
张作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从题干“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人却倒行逆施。他镇压“二次革命”,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复辟帝制。”可推断出该人物是袁世凯,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信弃义,如镇压二次革命、复辟帝制,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故选B项;吴佩孚、段祺瑞和张作霖都是各派系军阀首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相关题目
(2020·河北省·11)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落后。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他”是( )
(2020·四川巴中·20)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南京解放 ②新中国成立 ③重庆谈判 ④三大战役
(2017·江苏苏州·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2024·江苏宿迁·8)著名学者郭齐勇在评述《国史大纲》时说,即使在外患纷乘、国难深重的困境中,我国无数仁人志士仍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企盼和信心,并以满腔的热忱为之奋斗。在20世纪早期,符合“外患纷乘”引发我国“仁人志士奋斗”的史实是( )
(2019·广东省·8)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
被周恩来誉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的冼星海,其代表作是( )
(2019·广西贵港·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出叫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破坏了中国的( )
(2022·江苏无锡·10)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为了挽救国家的预势,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
(2015·山东青岛·12)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这句话揭示了( )
(2023·四川攀枝花·12)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集会,血书“还我青岛”,群情激愤;5月4日,学生齐聚天安门游行示威。材料表明五四运动中( )
热门试题
1.
(2024·广东中考·1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初,入同盟会者激增,“一日附者率数千”,趋炎附势之徒也竞相加入,借以获得进身之阶。这反映了( )
2.
淝水之战 : ______
3.
(2020·河北省·17)幕府统治结束前的3个世纪中,日本人口停滞在260万人左右。经过明治维新的半个世纪,增加到5000万人以上。工厂林立,到处是冒着黑烟的烟囱。身份等级和职业限制被打破,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里普及了电车,近郊电车也相继开通。1912年电话网遍布大小城市,30多个主要町村也通了电话。材料主要表述了明治维新的( )
4.
(2016·辽宁大连·24)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这样评述:“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其中的“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 )
5.
(2020·广东惠州三模·26)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91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