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山东济宁·11)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的革命目标是( )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的内容就是“创立民国”,故选C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民族主义”的内容,排除A、B两项;“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的内容,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0·河北省·11)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落后。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他”是( )
(2023·辽宁阜新·12)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是( )
(2016·湖北荆州·13)“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2022·湖南益阳·8)近代中国的一些革命运动中,先进青年知识分子起了先锋作用。某次运动发布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写道:“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国亡了,同胞起来呀!”这次运动是( )
(2022·山东济南·1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 )
(2024·广西中考·7)有学者评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政体,它的意义不只是政治制度上的一大进步,而且牵动着整个社会以至思想文化等方面。”该事件是( )
(2019·广东深圳·9)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当时( )
(2013·湖南长沙卷·1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2020·辽宁沈阳·4)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抗争。 将下列文献序号与相应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2019·广西贵港·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出叫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破坏了中国的( )
热门试题
1.
西欧联合起来对抗苏联 政治缓和带动经济的发展大国博弈影响世界格局
2.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长沙近郊菜园农民进城卖菜,老被警察欺负。现在,农民可找到武器了,这武器就是三民主义。当警察打骂卖菜农民时,农民便立即抬出三民主义以相抵制,警察没有话说。”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一时期
3.
(2020·广东省·14)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 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 )
4.
(2022·山东菏泽·4)如表中的数据主要说明了( )
5.
(2025·广东高三10月联考·5)明太祖朱元璋在对外关系上曾经多次表示:“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万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赉予之物宜厚,以示朝廷怀柔之意。”“所贡之物止以所产之布十匹足矣,勿令过多,作书其以朕意谕之……凡来朝者,亦明告以朕意。”提出“凡海外诸国入贡,有附私物者悉免其税”。由此可见,明代(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