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山东潍坊·15)有人认为,武汉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在战略层面取得胜利。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国民党军队取得抗战首次大捷
C
中国军队开始战略反攻
D
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1938年6月至10月进行了武汉会战。武汉会战历时四个月,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彻底破灭。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故选A项; 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是国民党军队取得抗战首次大捷,排除B项;1944年春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攻,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6·福建泉州丰泽区·7)黄埔军校与以往的军校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
(2022·四川凉山·4)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到辛亥革命的纲领口号,都没有正面地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都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
(2024·山东菏泽·7)历史学习要正确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2019·广东深圳·9)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当时( )
(2022·四川凉山·6)1935年的一天,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2018·陕西省·15)某同学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重大事件绘制成下图。六个序号分别代表在该地或区域(阴影)所发生事件的特点、结果或作用,相对应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②战略反攻开始 ③国民党政权覆灭 ④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⑤三军会师长征胜利 ⑥主动出击日军且规模最大
(2020·江苏镇江·8)《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05年8月,经过十年零星的和不协作的行动之后,运动的各个山头都联合组成了一个单一的反清组织,它变成了在以后几年间革命派所认为的真正夺权的工具”。材料中联合组成的“反清组织”是( )
(2022·四川攀枝花·10)叶圣陶在1911年的日记中写到:“10月12日,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14日,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26日,知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由此推知辛亥革命( )
(2017·江苏苏州·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2024·辽宁中考·6)某班设计主题为“中华大地·英才辈出”的板报,下列历史人物所在版块的标题是( )
热门试题
1.
柏拉图在《理想国》写到:“正义,在普遍以上而言,意味着一个事物的所有的部分都实现了他们各自特殊的功能。对于人而言,正义的人是其灵魂的每一部分都做好自己的工作。进而,一个城邦的正义在于每一部分都做且只做自己的工作。”根据材料,柏拉图可能反对
2.
(2018·四川宜宾一模·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表2——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2为17~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3.
(2023·江苏高考·4)表1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理学家表1
4.
(2015·山东青岛·24)在著名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中提到的“离开”祖国怀抱的七个地方中,澳门是最早“离开”的。澳门回归前,被下列哪个国家长期占领( )
5.
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